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学组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6): 321-332.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6.001
    摘要 (414) HTML (3) PDF (598 KB) (26)

    日间手术是指患者24 h内完成入、出院的手术或操作。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48 h。日间手术的开展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帮助医院合理支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有效使用率。随着手术技术、麻醉技术及加速康复外科(ERAS)手段的发展,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展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的条件。通过查阅文献,总结成功经验,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反复讨论、修订、整理形成本共识,供广大骨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本共识包括四部分内容:日间手术开展模式和团队建设、门诊初筛、围手术期管理、出院后随访和日间手术质量评估。

  • 2.
    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其内固定位置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金宇杰, 虞宵, 周晓强, 李志强, 徐人杰, 张向鑫, 陈广祥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4): 193-200.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4.001
    摘要 (114) HTML (0) PDF (1330 KB) (6)
    目的

    探究采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治疗股骨颈骨折其内固定位置与术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关节外科采用FNS治疗的Garden Ⅳ型股骨颈骨折且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60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利用术后CT及X片测量并计算FNS动力棒末端相对于股骨头颈中心轴线偏移程度和尖顶距(TAD)。所有患者随访至少一年,并在末次随访时复查骨盆X片测量股骨颈短缩长度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分析动力棒位置偏移程度、TAD、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长度、髋关节Harri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55±5.89)个月。男性2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45.48±10.09)岁。TAD(r=0.327,P<0.05)及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长度(r=0.310,P<0.05)均与术后动力棒末端相对于股骨头颈中心轴线的偏移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与术后动力棒末端相对于股骨头颈中心轴线的偏移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275,P<0.05)。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长度与TAD呈显著正相关(r=0.278,P<0.05),而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与TAD呈显著负相关(r=-0.314,P<0.05),并与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长度呈显著负相关(r=-0.282,P<0.05)。

    结论

    采用FNS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当结合适宜的TAD时,将动力棒尽可能靠近股骨头颈中心轴线置入,术后可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 3.
    股骨转子间骨折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的研究进展
    茆玮, 张世民, 张英琪, 胡孙君, 杜守超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3): 182-187.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3.008
    摘要 (92) HTML (0) PDF (935 KB) (5)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身体条件可耐受的患者应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实现早期康复并预防卧床相关的并发症。骨折复位质量决定了手术效果,因而复位技术的进展受到骨科医生的持续关注。目前,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技术经过近8年的发展,已在国际上获得认可,但新出现的问题仍有待解决:基础研究数量与质量有待提高;正性支撑与中性支撑孰优孰更优;前侧支撑与内侧支撑孰更重要;中性支撑与解剖复位的异同;Chang复位质量标准与Baumgaertner复位质量标准的对比。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来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总结了相关的新进展、新争议,以此为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理论的临床应用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4.
    改良LC-Ⅱ螺钉固定钉道的数字化分析与验证
    邓京骐, 李涛, 朱振华, 李嘉成, 陈社强, 莫嘉俊, 廖奕岚, 刘沛一, 樊仕才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3): 129-137.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3.001
    摘要 (80) HTML (0) PDF (2137 KB) (5)
    目的

    通过数字医学软件,构建改良LC-Ⅱ螺钉最优钉道并行分析及测量,以期提高置钉的安全性及准确性。

    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40例成人正常骨盆CT数据,男、女各20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48.72±14.95)岁。运用Mimics 19.0软件三维重建骨盆模型确定最优钉道测量其直径和长度,并导入3-Matic 13.0软件测量改良LC-Ⅱ螺钉中轴线与皮肤交点距离髂前上棘的垂直距离Dv1、水平距离Dh1;测量改良LC-Ⅱ螺钉中轴线与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的夹角∠α、∠β、∠γ及在骨盆正位、入口位状态下改良LC-Ⅱ螺钉中轴线与骨盆正中线的夹角∠LPM、∠LPM’,比较不同性别、不同侧别之间的差异。

    结果

    40例骨盆中,双侧置钉区域均可规划出全程改良LC-Ⅱ螺钉钉道。通过观察数字化骨盆三维模型,改良LC-Ⅱ螺钉骨性进钉点均位于髋臼顶上缘,髂前下棘偏外后侧。改良LC-Ⅱ的最大通道直径男、女性分别为(12.33±1.04)mm,(10.33±0.90)mm;通道最大长度男、女性分别为(95.37±6.60)mm ,(92.51±5.59)mm。改良LC-Ⅱ螺钉与正中矢状面夹角∠β,男、女分别为(33.04±4.04)°,(35.18±2.84)°(P<0.05);螺钉轴线与骨盆水平面夹角∠γ,男、女分别为(35.97±4.70)°,(39.83±6.16)°(P<0.05);在骨盆入口位状态下,螺钉轴线与骨盆正中线夹角∠LPM’,男、女分别为(35.09±2.85)°,(33.35±3.14)°(P<0.05)。

    结论

    数字医学是研究改良LC-Ⅱ螺钉骨通道解剖结构的理想工具,运用数字医学软件测量,改良LC-Ⅱ通道是存在且安全的。我们的数字化测量为改良LC-Ⅱ螺钉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5.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探讨肠道菌群与肌少症表型的因果关联
    王宁, 刘彦哲, 吴紫莺, 曾超, 雷光华, 沙婷婷, 王伊伦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6): 333-342.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6.002
    摘要 (80) HTML (0) PDF (1750 KB) (6)
    目的

    本研究拟采用MR研究设计,以探讨肠道菌群与肌少症表型指标——握力和骨骼肌质量之间的因果关联。

    方法

    数据来源于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和公开发表且可获取数据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选择131种肠道具体菌属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筛选标准包括在全基因组水平显著关联、SNP之间相互独立以及工具变量的强度足够高。只有当F>10才被认为是一个足够强的工具变量,具有较低的工具偏倚可能性。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采用加权中位数法、MR Pleiotropy RESidual Sum and Outlier(MR-PRESSO)法以及"留一法"作为敏感性分析方法,评估131种肠道具体菌属与握力和骨骼肌质量之间的因果关联。使用MR-PRESSO方法检验水平多效性和解决异质性。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24 976名研究对象。工具变量SNPs数量为3~22,遗传预测因子效度检验的最小F值为14.6。IVW结果提示,共计9个经遗传学预测的肠道特定菌属与握力之间存在因果关联(P<0.05),其中Alloprevotella菌属(β=0.012 kg,95% CI:0.002,0.022)和Sellimonas菌属(β=0.014 kg,95% CI:0.006,0.022)相对丰度与握力水平呈现正向因果关联;Olsenella菌属(β=-0.012 kg,95% CI:-0.023,-0.001)和Paraprevotella菌属(β=-0.014 kg,95% CI:-0.023,-0.004)和握力水平呈现负向因果关联。并且,此4个肠道特定菌属与宿主握力之间的因果关联在不同MR敏感性分析方法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结果稳定可靠,MR-PRESSO结果提示受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影响的可能较小。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共计7个经遗传学预测的肠道特定菌属与骨骼肌质量之间存在因果关联(P<0.05),其中Eubacterium nodatum group菌属(β=0.069 kg,95% CI:0.012,0.125)与骨骼肌质量呈现正向因果关联;Erysipelatoclostridium菌属(β=-0.090 kg,95% CI:-0.162,-0.019)和Ruminococcaceae UCG011菌属(β=-0.104 kg,95% CI:-0.199,-0.010)与骨骼肌质量呈现负向因果关联。此3个肠道特定菌属与骨骼肌质量之间的因果关联在不同MR敏感性分析方法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结果稳定可靠,MR-PRESSO结果提示受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影响的可能较小。

    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与肌少症可能存在因果关联的肠道特定菌属,其中Alloprevotella菌属、Sellimonas菌属和Eubacterium nodatum group菌属与肌少症表型指标存在潜在正向因果关联,Olsenella菌属、Paraprevotella菌属、Erysipelatoclostridium菌属和Ruminococcaceae UCG011菌属与肌少症表型指标存在潜在负向因果关联。这些发现为阐明肌少症发病机制、开发治疗新方法提供了理论参考。

  • 6.
    膝关节生物力学标志物预测膝关节炎研究进展
    张子砚, 曾红, 许苑晶, 郭璐琦, 王金武, 王少白, 任富超, 缪伟强, 戴尅戎, 王茹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5): 315-320.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5.010
    摘要 (79) HTML (1) PDF (1099 KB) (4)

    膝关节炎是影响老年人活动与参与的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对其诊断与随访主要依赖X线和Kellgren/Lawrence(K/L)分级,缺少生物力学维度的随访与科研,较难预测膝关节炎的进展和功能改变。本文通过综述基于X线距离和角度测量、基于X线图像处理和基于生物力学参数的各生物力学标志物对膝关节炎进展预测的贡献,说明生物力学标志物对预测膝关节炎进展的有效性和当前的局限性,为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 7.
    关节镜对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张镇斌, 闫兆龙, 王功腾, 张文琦, 王旭凤, 李广兴, 孙华强, 李树锋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4): 218-225.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4.004
    摘要 (73) HTML (0) PDF (1173 KB)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对胫骨高位截骨术(HTO)的效果研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至2022.03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HTO的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的标准共纳入142名患者,其中男70例(49.3%),女72例(50.7%),平均年龄(53.62±0.39)岁,168侧患肢。根据患者行HTO有无联合关节镜分为两组(HTO组;HTO联合关节镜组)。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关节线夹角(JLCA),髋-膝-踝角(HKA),股骨胫股角(FTA),膝关节负重线比值,撑开距离,撑开角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Lysholm评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关节镜在HTO手术中的效果,来确定关节镜是否是HTO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

    结果

    HTO联合关节镜与不联合关节镜两组患者术后功能评分和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MPTA较术前增大,JLCA减小、FTA减小,HKA角增大,WBL%增大;术后HSS评分、KSS评分、Lysholm评分明显增高,WOMAC评分降低)。多因素分析显示,关节镜和术前WOMAC评分均为影响手术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HTO联合关节镜组术后Lysholm评分被归类为优的概率是HTO组术后的4.037倍[OR=4.037,95% CI:1.555,10.480,P=0.004];术前WOMAC评分每增加一个单位,术后Lysholm评分被归类为优的概率是原来的0.939倍[OR=0.939,95% CI:0.906,0.973),P=0.000]。

    结论

    HTO联合关节镜术后功能评分及影像学指标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关节镜及术前WOMAC评分是影响HTO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术前WOMAC评分越高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差,HTO联合关节镜组的患者术后功能评分和功能恢复较不联合关节镜组的患者要更好。

  • 8.
    血清铁蛋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
    张茜, 刘叶青, 康雪莹, 孙兵兵, 刘岩, 胡丽叶, 周亚茹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3): 166-171.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3.006
    摘要 (73) HTML (0) PDF (741 KB) (5)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

    方法

    以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骨质疏松(OP)组183例,是经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对照组98例,为同期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骨量正常者。比较两组间年龄、绝经年龄、绝经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血清铁蛋白水平等的差异,并分析血清铁蛋白水平与各临床指标及骨密度的相关性。

    结果

    OP组平均年龄(67.67±8.78)岁,较对照组[(58.86±7.90)岁]大;绝经年龄(48.83±3.61)岁,较对照组[(49.99±2.30)岁]早;绝经时间(18.73±9.75)年,较对照组[(8.29±3.04)年]长(P均<0.05);OP组腰椎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0.76±0.12)g/cm2和(0.71±0.12)g/cm2]较对照组[(1.06±0.09)g/cm2和(0.99±0.67)g/cm2]显著降低(P均<0.05);OP组总胆固醇和血清铁蛋白水平[(4.92±1.10)mmol/L和(177.50±85.11)ug/L]较对照组[(4.48±1.17)mmol/L和(104.29±43.64)ug/L]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水平与BMI(r=0.188,P<0.05)、空腹血糖(r=0.153,P<0.05)呈正相关,与腰椎骨密度(r=-0.231,P<0.05)、股骨颈骨密度(r=-0.257,P<0.05)呈负相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在70岁之前上升较为缓慢,70岁及以后上升较快,在75~79岁达到峰值,80岁及以后呈下降趋势。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OR=0.981,P<0.05)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腰椎骨密度(OR=3.505,P<0.05)、股骨颈骨密度(OR=3.881,P<0.05)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

    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血清铁蛋白可能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血清铁蛋白、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 9.
    超声可视化注射对老年偏瘫肩痛炎性吸收的疗效
    井鹏, 宋九龙, 高红亮, 王超, 吴珊珊, 俞暖新, 赵添莹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3): 145-151.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3.003
    摘要 (68) HTML (0) PDF (842 KB) (5)
    目的

    探讨超声可视化注射对老年人偏瘫肩痛的疗效。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南京紫金医院在院的老年偏瘫肩痛患者64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在患处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利多卡因注射液,对照组予针刺加低频脉冲电治疗联合扶他林软膏外涂;记录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肱二头肌长头腱以及肩峰下滑囊积液量,记录治疗24 h及第5天患者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2周后再行肌骨超声检查记录积液量变化,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60例患者完成随访,治疗组1例患者和对照组2例患者因肩关节炎症类型不符失访,治疗组另1例患者因出院失访,随访率93.75%,随访时间(14±2)d,随访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5.93±5.05)岁。最后60例患者纳入最后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第5天在疼痛评分、肩关节外展度、肩关节前屈度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445,P<0.001;F=7.047,P=0.010;F=4.545,P=0.037),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前屈度组别与时间点间存在交互作用(F=19.125,P<0.001;F=13.593,P<0.001),肩关节外展度组别与时间点间无交互作用。各时间点除第一时间点外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肱二头肌长头腱积液和肩峰下滑囊积液治疗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4.289,P<0.001;t=-3.722,P<0.001),治疗后2周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偏瘫肩痛,采用肌骨超声可视化精准注射治疗可以快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促进炎性吸收,为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 10.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压力绷带使用的研究进展
    范哲源, 颜京通, 孙嘉阳, 杨默笛, 高忠礼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4): 247-251.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4.008
    摘要 (64) HTML (0) PDF (787 KB) (2)

    目前膝关节置换术后压力绷带的使用较为普遍。由于止血带的使用导致了原本肢体内的血液回流以及缺血后再次充血,进而引起肢体体积会立即增长10%,这一过程中压力绷带可以对其造成的肿胀形成限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已发表的有关应用压力绷带的文献,对绷带的材质、使用方法,以及与止血带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 11.
    规范的术后康复训练对PELD术预后的影响
    赵俊华, 杨政伟, 刘阳, 郑银福, 刘建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3): 157-165.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3.005
    摘要 (63) HTML (0) PDF (2474 KB) (2)
    目的

    探讨规范的术后康复训练对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预后的影响。

    方法

    分析我院近年来153例行PELD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者,其中98例行经椎间孔入路,55例经板间入路。出院时给每位患者一份康复手册,嘱其严格按照手册内容进行康复训练。经随访调查,坚持按康复手册训练,每周训练次数≥4 d的患者82例,列为观察组;每周训练次数≥2 d,<4 d的患者50例,列为对照组a;每周训练次数<2 d的患者21例,列为对照组b。术后2、4、8、12周、6月、12月定期随访,比较三组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及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

    结果

    随访128例,平均随访时间(364.34±3.27)d,男性76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54.75±9.86)岁。三组术后VAS、ODI、JOA评分结果经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与时间点间存在交互作用,各时间点除术前与术后2周外,术后4、8、12周三组的VAS、ODI、JOA评分结果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月,观察组与对照组a的VAS、ODI、JOA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b的VAS、ODI、JOA评分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ELD术后应尽早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预后,尤其对术后3月内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明显,促进患者更早地恢复术前生活状态。

  • 12.
    含生长因子骨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和监管现状
    郭晓磊, 李晓云, 孙嘉怿, 金乐, 郭亚娟, 史新立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6): 373-378.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6.007
    摘要 (59) HTML (0) PDF (894 KB) (3)

    骨移植材料接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同路径的监管审批,其预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能只有FDA审评者清楚,临床医生有必要对监管过程有所了解。FDA的审批路径主要包括4个监管途径:510K批准、研究器械豁免/上市前批准(IDE/PMA)、人细胞、组织和细胞基产品(HTC/P)和再生医学先进治疗(RMAT)。骨再生修复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生长因子,如骨形态发生蛋白-2、4(BMP-2,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Infuse (BMP-2)是重组骨形态蛋白-2(rhBMP-2)与可吸收胶原海绵结合的骨移植材料。骨形成蛋白-1(OP-1)材料2001年获得FDA批准用于替代自体骨移植治疗长骨顽固性骨不愈合。PDGF-BB材料是rhPDGF与β-磷酸三钙结合制成,2015年获得FDA批准用于踝关节融合术。iFactorTM是P-15吸附在无机矿物物质上在水凝胶载体中制成的肽增强骨移植材料,2005年FDA批准可用于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术。我国已有4家公司含生长因子的骨移植材料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所含的生长因子均为rhBMP-2,与国外相比产品的种类还有很大的差距。组织工程骨材料是组织工程三要素即支架、细胞、生长因子的有效结合,将使骨移植材料的科技含量、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骨移植材料应根据产品组成进行分类细化,增加审批路径,提高监管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 13.
    跟骨载距突解剖与临床应用现状
    刘家伦, 郑占乐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3): 188-192.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3.009
    摘要 (53) HTML (0) PDF (907 KB) (3)

    载距突是跟骨的一个特殊结构,其独特的解剖结构与解剖特点造就了载距突在跟骨骨折中很少发生移位的特点。这也证明了载距突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本文综述了载距突的解剖与临床应用,阐述载距突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对术中复位和固定的作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载距突特有的稳定性增加跟骨骨折内固定装置的生物力学强度。

  • 14.
    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丁晨梦, 胡雪慧, 闫沛, 程乔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6): 365-372.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6.006
    摘要 (53) HTML (0) PDF (748 KB) (3)
    目的

    系统评价和整合髋部骨折患者居家康复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构建居家康复支持体系提供借鉴及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inoMed、CINAHL、Scopus、PsycINFO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

    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提炼出58个研究结果,归纳出9个新类别,合成3个整合结果:重视患者康复体验,疏导负性情绪;强化持续性支持系统,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居家患者个人应对能力,使其在疾病经历中获益和成长。

    结论

    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居家康复过程中存在较多阻碍,护理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患者的康复体验及需求,增强其主观能动性、个人应对能力及康复锻炼积极性,从而尽早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提高患者居家活动质量。

  • 15.
    单侧双通道内镜与通道显微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meta分析
    李松风, 李锡勇, 白晓辉, 王云鹭, 韩鹏飞, 李红倬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3): 172-181.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3.007
    摘要 (52) HTML (0) PDF (2799 KB) (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UBES)与通道显微内镜手术(TMS)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差异。

    方法

    计算机检索在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PQDT、Cochrane Library、CBM、CNKI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和显微内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文献,依据检索策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84篇,并最终纳入14篇文献。对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后,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通过比较发现,UBE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时,在术后VAS下肢痛评分在术后1周内[95% CI:-1.05,-0.37,P<0.001]、术后VAS腰痛评分在术后1周内[95% CI:-1.77,-1.14,P<0.001]、术后ODI评分在术后1~3月[95% CI:-2.06,-0.05,P=0.04]、术后离床活动时间[95% CI:-12.09,-6.43,P<0.001]、住院时间[95% CI:-6.63,-1.09,P=0.006]、术中出血量[95% CI:-112.12,-36.37,P<0.001]及术后优良率(改良Macnab标准)[95% CI:1.05,3.46,P=0.04]评定上均优于TMS组。而两组手术方式在术后1周~1个月、术后1~3个月的下肢痛VAS评分和腰痛VAS评分,术后1月内ODI评分,手术时间及术后总并发症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治疗腰椎管狭窄时,相较于TMS组,UBES组术后具有更短的住院时间、更早的离床活动时间、更少的出血量及更优的疼痛症状改善。

  • 16.
    两种髓内钉固定A3.1粗隆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增强型PFNA与InterTan
    张乾龙, 王继荣, 宋晨辉, 刘修信, 任政, 刘宇哲, 阿里木江·玉素甫, 覃祺, 冉建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4): 209-217.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4.003
    摘要 (52) HTML (0) PDF (2835 KB) (7)
    目的

    模拟增强型PFNA和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tan治疗骨质疏松老年反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并比较其优劣。

    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建立增强型PFNA和Intertan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31~A3.1型)模型,比较2种模型内植物与股骨的总应力分布、应力峰值及位移。

    结果

    两组内固定等效应力均主要分布与主钉内侧,增强型PFNA组最大等效应力位于主钉与远端螺钉交界处,为192.76 Mpa,Intertan组最大等效应力位于联合交锁钉与拉力螺钉交界处,为395.87;(2)增强型PFNA组与Intertan组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最大位置均位于股骨头,并逐渐向远端见效,两股骨头处的位移峰值分别为:增强型PFNA组:4.562 mm,Intertan组:4.68 mm。

    结论

    两组内固定物的最大等效应力均位于髓内钉上,并远大于股骨上承担的应力,说明在两组内固定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是有效的,在术后早期内固定物承担最大的应力,缓解了股骨上的应力,有利于骨折愈合,但增强型PFNA组的最大等效应力较小,相对Intertan组更加稳定,减少了出现内固定失效的风险。使用增强型PFNA固定时,股骨承担的应力更小,能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因此增强型PFNA是老年骨质疏松性反粗隆间骨折的更佳选择。

  • 17.
    漂浮膝损伤的诊治进展
    张坤淇, 张睿, 徐佳, 康庆林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4): 252-256.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4.009
    摘要 (50) HTML (0) PDF (791 KB) (9)

    漂浮膝损伤是一类由高能量暴力引起的同侧股骨、胫骨的骨干或邻近干骺端同时骨折,造成膝关节呈连枷状的严重损伤,具有损伤机制复杂、处理困难、并发症多等特点。膝关节受累与漂浮膝预后相关,故目前常采用Fraser分型系统对漂浮膝损伤分类。由于可合并躯干脏器损伤,接诊此类患者,应首先稳定生命体征、排除或修补内脏损伤后,再着眼患肢功能重建。尽管分期的骨与软组织功能重建手术配合系统的功能锻炼对改善患肢功能疗效显著,但由于损伤严重和存在诸多并发症,漂浮膝损伤的长期随访结果并不乐观。因此,骨科手术医生在治疗此类损伤的同时应积极防治并发症。

  • 18.
    跗骨窦入路和外侧"L"型入路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研究
    扈延龄, 刘巧聪, 陈晓辉, 张成栋, 梁承志, 李海燕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3): 138-144.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3.002
    摘要 (49) HTML (0) PDF (1015 KB) (4)
    目的

    比较跗骨窦入路和外侧扩大入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32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微创组或切开组,其中微创组17例采用跗骨窦入路,切开组15例采用外侧扩大"L"型入路,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受伤后至手术的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的Böhler角、Gissane角等指标,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纳入患者均获得随访,微创组与切开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8.3±2.6)个月和(19.6±3.3)个月。末次随访时微创组AOFAS评分为(88.2±8.5)分,切开组为(87.4±11.2)分(P>0.05),微创组1例、切开组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距下关节炎(P>0.05)。Böhler角的切开组与微创组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不同组别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010,P=0.921),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201,P=0.000),组别与时间点间无交互作用(F=0.166,P=0.848)。Gissane角的切开组与微创组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不同组别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012,P=0.912),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800,P=0.000),组别与时间点间无交互作用(F=0.500,P=0.060)。微创组和切开组的术后1 d、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前的Böhler角、Gissane角相比较得到明显改善(P<0.05)。术后引流量微创组为(30.5±19.3.)ml,少于切开组(150.4±41.2)ml(P<0.05),微创组有1例患者因复位难由外踝尖下向后下弧形延长2~3 cm,微创组术后未见切口坏死感染病例,切开组有3例出现切缘坏死,1例出现皮肤浅表感染(P<0.05)。

    结论

    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与外侧扩大L型切口入路相比较在影像学恢复及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早期切口并发症。

  • 19.
    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宋晓亮, 郝海虎, 刘渊, 李浩江, 雷晓晶, 邵新中, 李卿源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4): 201-208.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4.002
    摘要 (48) HTML (0) PDF (1213 KB) (4)
    目的

    观察分析使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长治市二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采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倒三角空心钉固定的患者进行对比。主要评价指标有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 d VAS评分、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术后开始部分负重时间,并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另外对患者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股骨颈短缩程度进行评估。

    结果

    4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3.0±3.1)月。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从18~75岁。重建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82.7±16.2)min、35.00(30.00,50.00)ml均多于空心钉组的(64.0±18.2)min、17.50(13.75,30.00)ml(P<0.05);术后2 d VAS评分重建钉组[2.00(1.00,2.00)分]与空心钉组[2.00(1.00,2.00)分]无差异。空心钉组开始部分负重时间[8.00(6.00,10.00)周],晚于重建钉组[2.00(2.00,3.00)周](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重建钉组[94.00(88.00,98.00)分]高于空心钉组[84.00(71.75,91.00)分](P<0.05)。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空心钉组1例患者在随访期内未愈合,1例螺钉切出,1例未愈合并有股骨头坏死。重建钉组1例患者未愈合合并股骨头坏死。空心钉组骨折愈合时间[9.00(7.00,10.00)个月]与重建钉组[8.00(7.00,8.00)个月]无差异。空心钉组股骨颈短缩长度[4.00(2.00,7.00)mm]长于重建钉组[1.00(0.00,2.00)mm],(P<0.05)。

    结论

    使用股骨重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如可早期负重、股骨颈短缩程度轻、髋关节功能好等,且股骨重建钉的临床应用时间长、技术成熟,易于推广。

  • 20.
    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改良交叉PVP对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的影响
    金浪, 石洁, 黄正, 贾永伟, 张建坡, 魏礼成, 金昊雷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5): 263-268.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5.002
    摘要 (45) HTML (0) PDF (894 KB) (5)
    目的

    探究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改良交叉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对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SOVCF)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收治的SOVCF患者(166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改良PVP组(83例)和PVP组(83例)。通过对比法分析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改良交叉PVP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的影响。

    结果

    改良PV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穿刺定位时间以及透视次数均较PVP组更小(P<0.05);改良PVP组患者的总有效概率较PVP组更大(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减小(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JOA评分均显著增大(P<0.05);术后12个月,与PVP组相比,改良PVP组患者的TK、C7-S1SVA以及PT均更小(P<0.05),SS更大(P<0.05);术后12个月,与PVP组相比,改良PVP组患者的PF、PR、GH、VT以及SF均更大(P<0.05),BP更小(P<0.05);改良PVP组骨水泥向锥旁及锥前少量渗漏的患者比例较PVP组更小(P<0.05)。

    结论

    3D打印数字技术辅助改良交叉PVP治疗SOVCF患者,可缩短手术以及穿刺定位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显著减轻疼痛,腰椎功能恢复良好,显著改善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以及生存质量,降低骨水泥渗漏概率。

阅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