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科康复学组,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 王岩, 相宏飞, 海涌, 陈伯华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 07 (03): 132-139.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1.03.002
    摘要 (1150) HTML (6) PDF (954 KB) (19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骨科常见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鉴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类型,有必要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方法进行总结和规范其诊疗流程。本指南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参照2013年北美脊柱外科学会制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病诊疗指南》和2020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和骨科康复学组共同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组建指南制订专家工作组及确定临床问题,根据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工作组相关方法进行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和推荐等级评定,形成推荐意见;经专家工作组三轮讨论,最终确定终稿。指南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病理特点、诊断、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加速康复理念的应用7个方面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措施进行阐述,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

  • 2.
    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学组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6): 321-332.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6.001
    摘要 (1362) HTML (14) PDF (598 KB) (123)

    日间手术是指患者24 h内完成入、出院的手术或操作。因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特殊病例,住院时间不超过48 h。日间手术的开展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帮助医院合理支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有效使用率。随着手术技术、麻醉技术及加速康复外科(ERAS)手段的发展,中国已经具备了开展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的条件。通过查阅文献,总结成功经验,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反复讨论、修订、整理形成本共识,供广大骨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本共识包括四部分内容:日间手术开展模式和团队建设、门诊初筛、围手术期管理、出院后随访和日间手术质量评估。

  • 3.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术前应用
    刘澍雨, 朱伟民, 刘雨微, 傅子财, 黄勇, 熊建义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 07 (01): 60-64.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1.01.011
    摘要 (298) HTML (2) PDF (668 KB) (111)

    受到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影响,高龄人员患髋部骨折风险及死亡风险不断上升。并且年长患者相对年轻患者面对紧急创伤时拥有的生理功能储备更少,包括心排血功能下降、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受损、机体代谢机能的减弱等。如果不能得到快速康复,会导致很严重的并发症。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推行下,可使患者应激反应显著减弱,可有效抑制并发症,促进满意度提高。术后康复是加速康复理念的关键,但现阶段,临床认为加速康复理念中的术前准备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均有明显积极影响。关于加速康复理念中的术前准备的文章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对加速康复理念中的术前准备在老年髋部骨折的应用内容和特点等进行综述。

  • 4.
    三种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闫林平, 崔怡, 周红艳, 周颖, 周文琦, 张亚辉, 东潇妹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 07 (04): 231-237.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1.04.006
    摘要 (230) HTML (0) PDF (677 KB) (87)
    目的

    探讨Braden、Waterlow、汉化版Munro三种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8月至12月在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种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180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风险评估与护理。采用SPSS17.0、中文版MedCalc19.5.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5%;Braden、Waterlow、汉化版Munro三种量表术前、术中、术后约登指数分别为0.1285、0.3878、0.1264;0.6471、0.5490、0.5599;0.3878、0.4989、0.490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5、0.716、0.571;0.856、0.809、0.835;0.757、0.793、0.820。

    结论

    Waterlow风险评估量表综合预测能力优于Braden、汉化版Munro风险评估量表,更适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风险筛查,可优先选择使用。

  • 5.
    河北省失能老年人"互联网+"慢病康养全流程融合管理体系的构建
    康迎显, 刘跃华, 耿洁, 刘学文, 孙彦荣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2, 08 (01): 54-59.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2.01.009
    摘要 (252) HTML (1) PDF (772 KB) (75)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成为慢病康养的重点目标人群。其中,失能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概率远高于普通老年人且数量日益增多,对慢病康养服务需求更加迫切。然而,在当前医养结合、资源下沉的大背景下,基层失能老年人慢病康养管理体系尚未完善,在部门融合协作、机构融合管理、平台融合对接、人才融合培养等方面均面临困境和阻碍。为此,寻求整合多部门、机构有效资源,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搭建集线上与线下为一体的服务平台,探索以县级医院为核心的"医院—社区—居家"失能老年人慢病康养全流程融合管理模式,将有利于缓解社会和家庭压力。本文以河北省清河县为例,阐述失能老年人"互联网+"慢病康养全流程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为河北省失能老年人慢病康养的管理提出政策性建议。

  • 6.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与康复研究进展
    郭家良, 王海立, 董维冲, 金霖, 尹英超, 张瑞鹏, 张英泽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9, 05 (04): 233-237.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19.04.010
    摘要 (79) HTML (0) PDF (773 KB) (52)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老年常见骨折,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以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治疗方式的选择与年轻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骨折类型以及患者的功能需求,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闭合复位、切开复位以及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应根据患者相应的治疗手段选择合理的康复计划,而其他康复治疗措施如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也必不可少。为了进一步认识此类骨折并提高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本文就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做一综述。

  • 7.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分类与用药选择
    王建华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9, 05 (05): 297-300.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19.05.010
    摘要 (167) HTML (0) PDF (593 KB) (48)

    骨质疏松症是影响老年骨骼健康的主要疾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人力和经济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骨质疏松症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已成为热点。传统的分类方法是按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分类,种类繁多的药物使临床用药选择困难。治疗过程中应该既要考虑药物作用机制又要考虑患者个体机能,本着方便选择用药的原则进行了重新分类。

  • 8.
    肌骨超声影像技术在冻结肩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余丽娟, 梁英, 刘文杰, 杜一婷, 李迎春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 07 (04): 252-256.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1.04.009
    摘要 (330) HTML (1) PDF (687 KB) (44)

    冻结肩(FS)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肩部疾患,以肩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进行性丧失为主要表现。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精进,其对冻结肩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方案制定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回顾文献,着重阐述了超声在冻结肩诊断评估及精确定位,超声引导下积液抽吸与药物注射、关节造影扩张、针刀松解、内热针治疗及神经阻滞等方面的应用现状,概括了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 9.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梁智林, 臧传义, 杨波, 唐杰, 赵小林, 佟训哲, 高茂龙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9, 05 (03): 130-134.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19.002
    摘要 (147) HTML (0) PDF (4089 KB) (4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手术治疗并完整随访的46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性274例(59.57%),女性186例(40.43%),平均年龄(77±17)岁,其中371例(80.65%)单间隙患者均采用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89例(19.35%)双间隙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所有患者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进行疗效评定,随访并观察所有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460例患者均随访时间12个月,全部获得随访,随访率100%。JOA评分中优313例(68.04%),良112例(23.34%),中32例(6.96%),差3例(0.65%),优良率92.39%,并发症发生率7.83%。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平均出血量为(200±35)ml,平均引流量为(150±20)ml。

    结论

    老年患者常合并全身疾病,手术难度大,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众多,把好术前诊断、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10.
    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或糖皮质激素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张熙斌, 尹正录, 李贵玲, 黄吉军, 全逸锋, 林舜艳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 07 (03): 158-163.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1.03.006
    摘要 (145) HTML (1) PDF (807 KB) (41)
    目的

    比较局部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或糖皮质激素联合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LE)的临床疗效。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骨科或康复科门诊收治的LE患者4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糖皮质激素组(n=16)患者给予局部注射倍他米松和利多卡因,每周1次,连续4次;糖皮质激素+ESWT组(n=16)给予局部注射倍他米松和利多卡因,48 h后给予ESWT治疗,每周1次,连续4次;PRP+ESWT组(n=15)给予局部注射自体PRP,48 h后给予ESWT治疗,每周1次,连续4次。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4 w、12 w和24 w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和上肢功能评分系统(DASH)对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不良事件。

    结果

    47例患者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4~8个月,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三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208,F=15.752,F=16.517,P<0.05);组间比较,PRP+ESWT组治疗后4 w、12 w、24 w评分显著低于糖皮质激素组和糖皮质激素+ESW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23,F=3.124,F=4.036,P<0.05)。三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ME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75,F=20.789,F=23.443,P<0.01);组间比较,PRP+ESWT组治疗后4 w、12 w、24 w评分显著高于糖皮质激素组和糖皮质激素+ESW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89,F=3.412,F=4.104,P<0.05)。三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DASH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341,F=23.548,F=25.338,P<0.01);组间比较,PRP+ESWT组治疗后4 w、12 w、24 w评分显著低于糖皮质激素组和糖皮质激素+ESW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87,F=3.264,F=3.894,P<0.05)。

    结论

    局部注射自体PRP或糖皮质激素联合ESWT均可以有效缓解LE患者疼痛,改善肘关节功能,但PRP综合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11.
    富血小板血浆在肩袖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王帅, 王素平, 宋涛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2, 08 (06): 374-379.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2.06.009
    摘要 (219) HTML (1) PDF (769 KB) (40)

    肩袖损伤是引起肩痛及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肩袖修复失败是目前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富血小板血浆作为组织修复再生的一种新兴疗法,为临床治疗肩袖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近几年的文献研究,阐述了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其生物学特性及近几年的体外、动物及临床试验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旨在规范富血小板血浆在肩袖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找到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损伤的最佳治疗条件。

  • 12.
    酸碱调节对硫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伦登兴, 徐丽娜, 李思影, 李世龙, 张伟航, 胡永成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4, 10 (03): 125-131.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4.03.001
    摘要 (137) HTML (1) PDF (1018 KB) (36)
    目的

    探讨碱性碳酸钙对硫酸钙骨水泥的理化性能的影响,为制备适合酸碱度的、可注射性硫酸钙骨水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按CaCO3在硫酸钙复合物的质量比,分为0%、5%、10%、20%、30%组共5组。充分混合不同含量与外科级硫酸钙制备骨水泥的粉剂。将浓度为3%的甲基纤维素溶液作为骨水泥的液剂。按液固比0.4∶1,混合上述骨水泥的粉剂和液剂,搅拌均匀,形成浆体。根据不同的模具,测量并记录CaCO3/硫酸钙复合物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抗压强度、体外降解率及pH值变化。

    结果

    单纯硫酸钙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为(4.96±0.20)、(5.83±0.12)min。随着CaCO3的含量的增加,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F=25.428、P<0.001;F=30.780、P<0.001)。当含量为10%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最长[(13.17±1.87)min和(14.22±2.00)min]。单纯硫酸钙的抗压强度为(23.33±6.35)MPa。随CaCO3的含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先增强后降低,当含量为20%,抗压强度最大(27.33±5.86)MPa;但CaCO3对硫酸钙抗压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F=1.272,P=0.344)。单纯硫酸钙在降解过程均呈酸性环境(pH=5.32),不同含量碳酸钙均能提高pH值;且当含量10%时,体外降解过程中酸碱度趋于平衡(pH=6.67)。

    结论

    碳酸钙能改变硫酸钙骨水泥的理化性能,当含量为10%时,能够提供最佳的凝固时间,给术者操作提供足够的时间;且不影响硫酸钙凝固后的抗压强度;此外,当含量为10%时,体内降解过程中的酸碱度也有利于促进新骨的形成。但含量大于10%,其降解时间较短,仍需添加其他的改性剂。

  • 13.
    聚氨酯材料在人工半月板中的应用
    陈尚钧, 沈先月, 左建林, 高忠礼, 刘潼, 肖建林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8, 04 (06): 374-377.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18.06.011
    摘要 (180) HTML (1) PDF (682 KB) (34)

    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目前半月板损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半月板修整成型或半月板缝合,效果并不是很明确。半月板移植受到来源等问题限制,开展不多。随着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在骨科的应用,人工半月板也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可用于人体的有部分半月板假体,即CMI和Acifit,以及临床试验永久型全半月板假体NUsurface,其中Acifit和NUsurface主要材料就是聚氨酯。所以本文将聚氨酯材料在人工半月板中的应用做一个详细综述,为人工半月板的研发提供思路。

  • 14.
    加速康复理念下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饮食方案的制定及应用研究
    毛雷音, 傅育红, 徐颢庭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0, 06 (06): 357-363.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0.06.008
    摘要 (236) HTML (1) PDF (428 KB) (25)
    目的

    探讨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围手术期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缩短禁食禁饮时间与术后早期进食进饮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制定饮食管理方案并评价其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高龄髋部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入院后2 h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量表,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3分的13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5例患者。干预组采用本研究制定的围手术期饮食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禁饮食及术后进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和谵妄发生率、围手术期口渴饥饿情况、术中误吸及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实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术中误吸及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口渴饥饿情况明显降低、禁食禁饮时间缩短、术后24 h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谵妄发生率、首次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且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加速康复理念,制定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饮食管理方案安全可行,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了满意度。

  • 15.
    不稳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颈干角丢失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
    张超, 吴雨桐, 杨子飞, 杨鹤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5, 11 (03): 129-138.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5.03.001
    摘要 (56) HTML (5) PDF (1303 KB) (23)

    目的

    分析不稳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 内固定术后颈干角丢失的原因及处理策略。

    方法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于我院接受PNFA 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126 例,其中男69 例,女57例。术后颈干角丢失组(31例),未丢失组(95例)。通过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资料。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与患者术后颈干角丢失的关系。分层交互分析Harris评分对患者术后颈干角丢失的影响作用。通过潜在类别分析(LCA)比较因素分布特征的差异。

    结果

    (1)丢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长于未丢失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研究组(P<0.001),两组在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质量、螺旋刀片置入精确度方面差异显著(P<0.001)。(2)两组患者在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01)。(3)Singh指数、骨质疏松、股骨近端外侧壁厚度、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质量、螺旋刀片置入精确度均是发生术后颈干角丢失的重要影响因素(P<0.001)。(4)分层交互检验结果显示,调整因素前后,不同Harris评分下,Singh指数、骨质疏松、股骨近端外侧壁厚度、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质量、螺旋刀片置入精确度与患者术后颈干角丢失的关系存在(均P<0.05)。交互检验作用(Pinteraction)表明Harris评分不能影响上述指标与患者术后颈干角丢失的关系。(5)LCA显示Singh指数、骨质疏松、股骨近端外侧壁厚度、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质量、螺旋刀片置入精确度对术后颈干角丢失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结论

    Singh指数、骨质疏松、股骨近端外侧壁厚度、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质量及螺旋刀片置入精确度,均为影响不稳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颈干角丢失的关键因素。

  • 16.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分型进展
    周锐, 罗飞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4, 10 (05): 315-320.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4.05.009
    摘要 (185) HTML (3) PDF (1575 KB) (22)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是最常见的脆性骨折类型,具有发病率高,漏诊率高,致死和致残率高等特点。近年来,针对创伤导致的颈椎和胸腰椎骨折的分型和评分系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规范。但对于OVF的分型和治疗规范,还在不断探索中。本文回顾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几种重要的OVF的分型,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几种新的OVF分型以及其对OVF治疗的指导作用,为从事相关工作和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 17.
    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老年骨质疏松关系
    王敬博, 宋伟福, 杨阳, 张云鸽, 李欣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5, 11 (03): 186-192.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5.03.008
    摘要 (49) HTML (5) PDF (1025 KB) (22)

    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是目前涉及研究人体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表现和发展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其多态性影响着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系统等人体多个系统、器官疾患的发生,并与骨骼肌肉力量和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相关,还影响着人体对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的反应。VDR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受到钙摄入量和其它基因的调节,其作用受种族、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 18.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下地负重时机对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古鹏, 马扬程, 吴文正, 罗列良, 郑楚荣, 王鸿泽, 郑晓辉, 姜自伟, 欧阳崇志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5, 11 (03): 139-146.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5.03.002
    摘要 (55) HTML (10) PDF (1255 KB) (21)

    目的

    比较不同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对老年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型股骨髓内钉(PFNA)内固定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康复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2020年1月到2022年10月,纳入了72 例完成6 个月随访的老年(≥60 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3 例,女性49 例,平均年龄(74.46±4.67)岁。所有患者均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根据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分为早期下地组(<48 h)和延迟下地组(>48 h),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视觉模拟(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髋部骨折愈合的影像学评分。

    结果

    两组受试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295)。早期下地组受试者的完全负重时间少于延迟下地组(P<0.001);早期下地组术后1、3、6月VAS评分显著低于延迟下地组(P=0.005、0.006、0.005);早期下地组的术后1、3、6月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延迟下地组(P=0.045,P=0.022,P=0.003);早期下地组的术后1、3、6 月髋部骨折愈合的影像学评分显著高于延迟下地组(P<0.001,P<0.001,P=0.001);术后3、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延迟下地组(P=0.006、0.002);两组术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302)。

    结论

    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具有更早的完全负重时间,术后疼痛更轻,具有更好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髋关节功能及更好的骨折愈合结果。早期下地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19.
    生长分化因子5 rs143383基因多态性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相关性的Meta分析
    王月鹏, 徐云峰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 09 (01): 51-58.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3.01.010
    摘要 (138) HTML (2) PDF (1423 KB) (20)
    目的

    探究生长分化因子5(GDF5)rs143383基因多态性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2年1月1日已经发表的关于GDF5 rs143383基因多态性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之间相关性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等。依据检索策略检索,16篇文献(17项数据)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从所需研究中提取数据后,确定优势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以评估。通过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差。

    结果

    GDF5(rs143383)基因多态性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在总体的等位基因模型(T vs C:OR=1.20,95% CI:1.14,1.26,P<0.01)、共显基因模型(TT vs CC:OR=1.45,95% CI:1.30,1.62,P<0.01)和显性基因模型(TT+TC vs CC:OR=1.29,95%CI:1.17, 1.43,P<0.01),均提示GDF5基因多态性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此外,我们还根据种族进行亚组分型,通过亚组分析在亚洲人群以及高加索人群的等位基因模型(亚洲人群:T vs C:OR=1.22,95% CI:1.13,1.30,P<0.01;高加索人群:T vs C:OR=1.18,95% CI:1.10,1.26,P<0.01)、共显基因模型(亚洲人群:TT vs CC:OR=1.58,95% CI:1.33,1.88,P<0.01;高加索人群:TT vs CC:OR=1.37,95% CI:1.19,1.59,P<0.01)和显性基因模型(亚洲人群:TT+TC vs CC:OR=1.40,95% CI:1.18,1.65,P<0.01;高加索人群:TT+TC vs CC:OR=1.24,95% CI:1.08,1.42,P<0.01)中均观察到了GDF5 rs143383基因多态性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显著的关联,然而在非洲人群中无明显关联。

    结论

    GDF5 rs143383基因多态性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具有显著联系,尤其在亚洲人群和高加索人群中具有相关性。

  • 20.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清戊糖素、RAGE、sRAGE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高俊, 蔡林秀, 张曦, 王娟, 李春梅, 胡继红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 07 (02): 105-110. DOI: 10.3877/cma.j.issn.2096-0263.2021.02.007
    摘要 (178) HTML (0) PDF (724 KB) (19)
    目的

    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清戊糖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和sRAGE水平的状况,探讨这些指标与骨密度(BMD)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01月至2019年06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66例患者,其中女性49例,男性17例,平均年龄(68±9)岁。患者常规检测L2~4节段BMD的T值,依据BMD的T值不同将病例分为三组:骨密度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戊糖素、RAGE、sRAGE水平,并检测生化指标血碱性磷酸酶(ALP)等的水平。分析血清戊糖素、RAGE、sRAGE水平与腰椎BMD的相关性。

    结果

    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血清戊糖素、RAGE水平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组相比(血清戊糖素三组间方差分析:F=10.779,P=0.000,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血清戊糖素LSD两两比较P=0.116,骨量减少组与骨密度正常组血清戊糖素LSD两两比较P=0.006,骨质疏松组与骨密度正常组血清戊糖素LSD两两比较P=0.000;RAGE三组间方差分析F=11.331,P=0.000,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RAGE LSD两两比较P=0.057,骨量减少组与骨密度正常组RAGE LSD两两比较P=0.010,骨质疏松组与骨密度正常组RAGE LSD两两比较P=0.000),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sRAGE水平显著低于骨密度正常组(sRAGE三组间方差分析F=14.211,P=0.000,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sRAGE LSD两两比较P=0.046,骨量减少组与骨密度正常组sRAGE LSD两两比较P=0.003,骨质疏松组与骨密度正常组sRAGE LSD两两比较P=0.000);血清戊糖素、RAGE水平与腰椎BMD呈负相关性(r=-0.575,P=0.000;r=-0.446,P=0.000),血清sRAGE水平与腰椎BMD呈正相关性(r=0.618,P=0.000)。

    结论

    血清戊糖素、RAGE及sRAGE水平与腰椎BMD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参考参数,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阅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