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图/表 详细信息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不同韧带修复方式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前韧带断裂的疗效
    赵雪超, 佟向阳, 刘大诚, 张强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 2025, 11 (05): 309-314.
    摘要 ( 2 ) HTML ( 0 ) PDF ( 2563 ) ( 0 )
    目的

    分析切开复位固定术联合不同韧带修复方式治疗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前韧带断裂的疗效及预后情况,为该病患者的康复提供相关参考帮助。

    方法

    对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前韧带断裂的5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男33例、女24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A组(切开复位联合三角韧带修复,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2±6.8)岁。B组(切开复位联合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修复,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45.5±7.2)岁。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手术疗效及预后康复情况。

    结果

    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66±2.12)d,骨折愈合时间为(11.44±2.00)周,明显低于B组的(18.70±2.45)d、(13.56±2.01)周(t=5.022、3.986,均P<0.05)。VAS评分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别与时间点间存在交互作用,各时间点除术前外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组内不同时间点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Baird-Jackson评分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不同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术后3个月A组Baird-Jackson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组别与时间点间存在交互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Baird-Jackson评分逐渐提高(P<0.05)。术后6个月时A组优良率(93.33%)高于B组(62.96%)(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修复相比,三角韧带修复在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踝关节功能恢复以及优良率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F P
A组 30 73.25±5.88 83.27±8.29*& 90.08±8.70*#& 10.635 <0.001
B组 27 73.33±5.60 77.68±6.88* 84.23±9.00*# 11.547 <0.001
F   0.013 8.263 9.047    
P   0.928 <0.001 <0.001    
表4 不同时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前韧带断裂患者Baird-Jackson评分对比(分,±s
本文的其它图/表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